1 条记录 1/1 页

查看: 1866 回复: 0

新金融: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 [复制链接]
电梯直达 
stronger 管理员

主题:143 帖子:53

等级:1分

发消息

发表于 2015-05-26 10:36:05 只看该作者

楼主

5月23日,主题为“新常态新金融”的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举办。围绕该主题,会议以新常态下的经济特征及应对方式为背景,着重探讨金融行业在此情况下的机遇与挑战,从宏观到微观,从货币政策、银行业改革,到财富管理、互联网金融,邀请了国内外监管层、学术专家及从业者进行了分析与解读,并建言献策。 



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创新发展 


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,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。间接金融中银行主导金融资源的配置,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影响着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。直接金融中市场主导金融资源的配置,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影响着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。”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开宗明义地指出上述观点。她以美国和欧洲的金融体系作对比,指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活跃度至关重要,尤其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意义深远。吴晓灵谈到,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,银行治理结构、经营机制的不健全和服务意识的欠缺,使得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不高,而直接融资的不发达亦阻碍了投资者和融资者的联接渠道,导致了当下资金多却出现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 


如何解决?吴晓灵建议,要在完善宏观调控的同时,注重搞活市场投融资活动。她强调,“在市场杠杆率过高情况下,加大银行信贷投放是饮鸩止渴的不智行为”。目前,我国需要的是通过合法渠道、通过有效渠道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。2008年到2014年,银行系统信贷投放为50万亿元,如此大的资金量依旧无法解决大部分企业的融资难题,究竟是为什么?吴晓灵认为,财务软约束的市场主体会占用过多的金融资源,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挤出效应。基于这种情况,必须强化市场主体财务约束,让资金价格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风险状况,打破刚性兑付,提高资金配置效率。 
除此之外,吴晓灵补充道,为了更好地从金融角度促进我国经济成功转型、促进我国经济创新发展,要尊重居民财富自主权,提高直接融资比重。为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畅通融资渠道;同时在上述过程中,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,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。 



正确认识金融杠杆的利与弊 


      6年投放50万亿元信贷,吴晓灵提到的这一数字也引发了在场其他嘉宾的关注。中国银监会副主席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王兆星表示,不能完全否认金融杠杆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意义。欧美发展史中,都有金融杠杆的巨大作用,发达国家经济起飞背后也有金融杠杆的神奇作用。可以说,金融杠杆是推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。 


但是,金融杠杆也存在问题,所以不能将其“神化”。王兆星认为,上一轮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“高杠杆”。无节制的宽松货币之下,流动性泛滥,最后导致高杠杆在失控的情况下,形成了金融的膨胀、泡沫,乃至最后的金融危机。危机之后的去杠杆又会导致银行放贷能力与企业借贷能力的萎缩、失业提高,最后使经济陷入衰退、复苏乏力。 


所以他呼吁,必须适度运用金融杠杆。而金融危机之后的新一轮国际监管中,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加资本、降杠杆。对于监管者,要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的监管和微观审慎的监管,来建立更加科学、更加有效的利益周期的宏观调控体系。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,都要有效地控制金融杠杆的水平,对企业、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应该适度控制杠杆水平,而对于整个经济来讲也要控制整个杠杆的水平,来防止金融泡沫的形成。 



改革成效显现 继续深化推进 


      杠杆问题不仅存在于银行业,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,保险行业同样面临“明明保险是主业,投资为保险服务,可是反过来了,把保险产品当做一个猎取资金的工具,这个很危险。” 


陈文辉认为,从2012年10月以后,保险业改革力度加快,主要表现在切实把投资选择权和风险判断权真正交给了市场主体;主动简政放权,实施注册资本制改革;“放开前端、关注后端”等方面。在工作过程中,不能把监管简单理解为一种管制,这样容易带来动力不足、能力较弱、收益率偏低的问题,导致系统性风险。除此之外,在陈文辉看来,新常态经济环境下,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非常重要。所以,“光是放开还不行,放开了前端一定要想办法管住后端,也就是说要切实转变监管方式,强化制度监管。” 


“确确实实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。”在谈到取得上述成果之时,陈文辉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,鼓励创新,强化监管和防范风险,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监管思路。


1 条记录 1/1 页
快速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 登陆 | 注册  

Copyright©2012-2015年版权所有 广东恒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| 粤ICP备14000496号-4